三月三·看非遗丨“打榔”声声响 起舞庆佳节#八桂歌起绘锦绣#
央广网崇左4月22日消息 “壮家木榔壮人敲咧,打榔振臂挥杵敲起来啰……”当《打榔舞》的非遗音乐声响起时,椒乡儿女纷纷挥起木杵敲击木榔,丨声歌起九游欢歌载舞迎接着八方宾客。声响这是起舞庆佳今年“壮族三月三”期间,崇左市天等县最常见的节桂场景之一。
4月17日,绘锦天等县龙茗镇“三月三·囊海送福”文化艺术节打榔舞表演(央广网发 黄丽华 摄)
打榔舞,打榔是非遗九游广西崇左市天等县壮族的一种舞蹈,已有1400多年的丨声歌起历史。最初,声响打榔是起舞庆佳壮族农耕的生产活动,所使用的节桂榔和杵是稻穗脱粒、舂米、绘锦舂糍粑的打榔农具。后来这一农耕生产活动加入了舞蹈的元素,慢慢演变成一种传统民间舞蹈。2010年,打榔舞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。
“打榔啰……”壮族打榔舞传承人陆东华双手握住木杵,欢快有力地敲击榔壁、榔底和榔边,阵阵雄浑厚重的“咚、咚、咚”打榔声传来,声调若鼓,闻于数里。
壮族打榔舞传承人陆东华(央广网记者 罗兰 摄)
“自幼我就看老一辈艺人跳打榔舞,打榔舞来源于生活,它独特的艺术价值深深吸引着我。”陆东华说,打榔舞是过去稻谷丰收时人们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,是稻作文化的再现。
“打榔”是天等人民对生活的欢呼,对丰收的渴望。在天等,每逢春节、“三月三”、重阳节、霜降节等重要的节庆,人们总要跳起打榔舞,以此表达对五谷丰登、风调雨顺和美好生活的祈愿。
天等县2020年第三届千人打榔舞比赛现玚(央广网发 天等县文化旅游和体育广电局供图)
与传统打榔舞不同,现代打榔舞经过了诸多改编。陆东华介绍,在多年的传承中,他不断研究壮族打榔舞的各种花样打法,创新动作,让打榔舞打法更加丰富多彩,更能融入现代生活。
陆东华教授打榔舞技巧(央广网发 零银卿 摄)
守正创新为打榔舞注入了新活力,让打榔舞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。现在,打榔舞是天等县重大节庆和重要活动必不可少的“重头戏”,成为了天等标志性的文化名片和民俗文化品牌。打榔舞以其独特的民族个性和民族风格,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。
如今,打榔舞不仅进社区,还进了校园。在陆东华看来,非遗文化不仅要传下去,还要“活”起来,“我们要不断加强学习、交流、创作、展示,以此来推进打榔舞非遗文化的发展和活态传承,让打榔舞越‘活’越新。”
- ·清明假期第二天全国共接待现场祭扫群众1364.22万人次
- ·开学在即 学生忙购新学期“装备”
- ·保春节安全 促社会和谐
- ·饶平县所城镇: 让公共唱“主角” 增长圩镇情景建树出成果
- ·多名目的增速全市第一 !梅州高新区(广梅财富园)2024年乐成建成超百亿园区
- ·爱心善行 她待孤老邻居如亲人
- ·强化责任意识 促进和谐发展
- ·发挥表率作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
- ·梅州交警不断睁开摩电专项整治行动
- ·2024年上半年惠州经济数据出炉!GDP同比增长5.1%
- ·春节 莫患上“过年综合症”
- ·打造林下养殖产品品牌 发挥生态优势突破瓶颈制约
- ·2025年前2月我国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2950亿元
- ·便利外籍来华人员、老年人等群体,这些支付场景已优化
- ·70万分之一 三胞胎早产 治疗费用高 愁坏两家人
- ·装箱蔬果到底忽悠了谁?